6月18日至19日,农业农村部鲟鱼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鲟龙科技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充分践行实验室“开放共享、立足创新”的建设宗旨,依托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的产学研平台,汇聚了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衢州市及柯城区相关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中国工程院刘少军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顶尖专家,共商鲟鱼种业创新发展大计。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合影
一、深化合作,共筑产业基石
6月18日上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鲟龙科技在各专家领导的见证下举行了系列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前,水科院崔国辉院长致辞回顾了双方近30年的合作历程。本次签约协议包括水科院与鲟龙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水科院·鲟龙科技成果奖励基金协议、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与鲟龙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深化公司与水科院的合作,标志着实验室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协同创新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
水科院与鲟龙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水科院·鲟龙科技成果奖励基金协议签署
水科院黑龙江所与鲟龙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实地考察,感受产业脉动
签约仪式后,在鲟龙科技董事长王斌的亲自引领下,与会专家领导一行参观了鲟龙科技鲟鱼展厅及现代化养殖基地。王斌董事长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产业布局、核心技术与产品体系,重点展示了公司在鲟鱼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健康养殖模式创新及鱼子酱加工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在养殖基地,专家们实地考察了循环水养殖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鲟鱼种群,对鲟龙科技在推动产业标准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总结展望,凝聚发展共识
参观结束后,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胡红霞研究员作了实验室2024年度工作报告,全面汇报了实验室在平台建设、科研进展、成果产出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的情况。与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家领导对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实验室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开放论坛,激荡学术创新
作为开放办院的重要载体,研究院报告厅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前沿研讨会,来自全国多家顶尖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研发骨干带来了多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其中包括山东农业大学张勤教授的《基因组选择及其应用报告》、厦门大学徐鹏教授的《鱼类基因组选择育种的探索和实践报告》、水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张研副研究员的《鲤卵巢成熟度及怀卵量的遗传机制解析报告》等,内容覆盖鲟鱼育种核心技术、病害防控、加工保鲜、循环水养殖及数字化应用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
山东农业大学张勤教授
厦门大学徐鹏教授
报告现场气氛热烈,学术委员会主任桂建芳院士、副主任刘少军院士、张显良会长及与会专家对各项报告进行了深入点评和研讨,为项目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指导。
桂院士、刘院士、张会长现场点评
五、成功落幕,擘画未来蓝图
在会议总结环节,学术委员会主任桂建芳院士对本次会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致认为,实验室开局良好,进展显著。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聚焦种业创新核心任务,加强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深化产学研用协同的同时,做到平台开放、课题开放、数据开放、人才开放等多开放体系,加速成果转化应用,为我国鲟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种业振兴做出更大贡献。